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经参调查|废弃资源如何变发展“富矿”?
最新动态
经参调查|废弃资源如何变发展“富矿”?
2024-12-25
4
一辆辆报废汽车精细化拆解出废铁与铝,一台台废旧家电提炼出稀有金属,一箱箱废塑料转变成再生塑料颗粒……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被称为资源的“第二矿山”,《“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5万亿元。
当前,资源紧缺的警钟在全球敲响,资源循环利用是未来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一些循环经济企业面临利润较低、体系不健全以及加工质效不高等问题。未来,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亟待打通堵点、理顺机制、发展壮大,让“第二矿山”这座巨大的资源宝库成为取之不尽的“发展金矿”。
5万亿“第二矿山”蕴藏无限可能
走进位于天津市静海区的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座内涵丰富的城市“第二矿山”出现在眼前。厂房外,一辆辆报废车辆整齐排列,车间内拆解设备满负荷运转。变速器、发动机、轮毂、车灯等汽车零件正被工人一一拆解、分类堆放。这里是天津新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废旧机电产品、报废汽车等再生资源产业,一年拆解汽车能力达20万辆。
“一辆报废汽车仅废钢铁就能回收0.7吨,发动机经精细化拆解,可用来回收的物料就有近50种。我们每天可回收100多辆报废车,当天就能全部拆解完毕。”该公司总经理张桂钰告诉记者。
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2003年,是我国北方成立最早、规模较大的循环经济专业化园区之一。历经多年产业升级优化,这片区域开始向新向绿而行,逐步发展成为以循环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成为北方最大的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之一。
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陈士林告诉记者,园区坚持循环经济与新能源新材料“双轮驱动”的产业定位,建立起从“资源回收”到“拆解初加工”再到“精深加工、产品制造与再制造”的循环经济全产业链。
“我们园区集聚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155家,去年实现产值125.4亿元,形成了废旧机电、废弃电器电子、报废汽车、动力电池、废纸等五大再生资源业务板块。其中,废旧机电产品年拆解能力达500万吨。我们建立起了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让再生资源在园区‘吃干榨净’。”子牙经济开发集团总经理张彦江说。
天津一家家电拆解企业工作人员在冰箱拆解线分拣拆解后的部件。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表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主要包括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新型废弃物资源化、垃圾资源化、污水资源化、再制造、二手商品交易等。
“根据估算,一辆报废的小型汽车精细化拆解后,可分解出约36千克橡胶、70千克塑料、740千克废铁、100千克铝。”朱黎阳告诉记者,有效回收、循环利用报废汽车等资源,相当于开启“第二矿山”,可以降低对原生资源的需求,减轻矿产资源开采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通过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可以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降低我国对外资源依赖强度,大幅提升我国维护资源能源和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能力。”朱黎阳说,这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富矿”。
部分企业盼“吃得饱”“发展好”
近段时间,从中央到地方发布的多份文件,都释放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信号。全社会进行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热情持续高涨,进入回收环节的设备和消费品数量大幅提升。
但当前,部分家电拆解企业产线仍面临“闲置”,一些资源回收企业仍存在“吃不饱”现象。记者在一家大型家电拆解企业车间看到,4条废旧电视电脑拆解线只有两条拆解线在正常运转,其余两条拆解线处于闲置状态。而这并非个例,业内人士表示,资源回收企业仍面临一些发展挑战。
首先是企业拆解利润不高。“在我们行业内有一种说法,即‘循环经济不经济’。循环经济对社会作出了贡献,但经济效益并不高。与制造业相比,循环经济无法与之媲美,更不用说与科技产业相比了。”一家循环经济园区的负责人无奈地说。有回收汽车企业负责人表示,按照废钢的价格来处理,拆解一辆车的成本为2000多元,拆解后能挣的利润甚至不足百元。
其次,回收体系尚需健全。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表示,部分废旧物资往往流入一些非正规企业进行处理。有回收拆解企业认为,正规企业需要纳税、建设环保设施和安全设施、招纳专业人员、打通回收渠道,成本较高。但一些违法违规经营主体回收处置成本相对较低。“一些城乡接合部有很多拆解小作坊,因为他们收价高,很多废旧家电等就自然而然地流向了这些非正规的私拆点。”一位循环经济企业工作人员说。
此外,距离“精深”仍有差距。“目前回收产业链在深加工方面仍面临不精不深的难题。”一位产业园区的工作人员表示,例如在废旧物资中精细分离和提纯出手机等产品使用的金箔等高端产品,这样的处理能力就比较短缺。此外,虽然我国不断完善再生铜铝原料等产品进口政策,扩大再生资源进口,但部分受访企业表示,整体的加工质效和产能释放还不够。
完善产业链条驶入“快车道”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顶层设计,健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已经在园区和企业、城市和农村、省市县域开展了不同层次、范围的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并建设资源循环利用基地、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等。
朱黎阳说,当前在钢铁、电力、煤炭、建材、汽车等重点行业探索建立了几十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国家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向“企业要”发展循环经济的转变,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和盈利模式。
今年10月,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首支“国家队”——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落地天津,循环经济迎来新机遇。中国资源循环集团董事长刘宇表示,新组建的中央企业将着力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发挥龙头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提升资源回收再利用产业绿色开发水平。
朱黎阳认为,这标志着我国在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链完善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包含回收、分拣、加工利用等环节,随着全国性平台的建立,下一步要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的效率和覆盖面,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条。
在解决产业发展堵点上,业内人士认为,要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合理布局回收站点,规范建设分拣中心,推动回收专业化,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同时提高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要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政府和企业不仅要向科技创新要动能,还要向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支撑;不仅要向绿色低碳要潜力,更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打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基础。”
朱黎阳
说,通过加强合作、利用央企强大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先进技术可以完成成果转化,帮助解决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推动产业升级。
(记者 邵香云 白佳丽 杨文 天津报道)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