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揭阳市绿色石化产业发展全球推介会在揭阳迎宾馆举行。会议系统展示了揭阳绿色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与宏伟蓝图,并面向全球投资者发出诚挚邀请,共襄绿色石化产业发展盛举。这标志着揭阳在打造粤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征程上,又迈出坚实一步。揭阳市政协主席葛承书,市委副书记王绍乐,副市长蔡淡群、李鹏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熹等市领导悉数出席。此外,还有来自国内外绿色石化产业领域的权威专家、行业协会代表、石化产业链下游企业负责人、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入园企业代表,以及各县(市、区)、市直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等30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产业发展新机遇。李鹏宇介绍了揭阳绿色石化产业的总体规划、发展成效、招商方向和支持政策。作为揭阳市“一化一海五优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引擎与建设粤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关键支撑,近年来揭阳以大南海石化工业区为核心,锚定“绿色、循环、高端”方向,围绕“延链、补链、强链”战略主线,发展动能澎湃,捷报频频传来。其中,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成功通过广东省第二批化工园区复核,东粤化学全球首套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试生产成功,成绩斐然。“广东石化项目作为‘超级链主’,自2023年全面投产以来实现产值超2500亿元、贡献税收超360亿元,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动能与社会效益。”王绍乐在会上向全球业界描绘了揭阳绿色石化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与独特优势。
他指出,当前,揭阳东粤化学项目托自主研发、全球首创的废塑料催化裂解,开辟了“废塑料—循环化工原料—循环高端材料”绿色化工产业新赛道;与此同时,在建全球单线生产规模最大醋酸装置的巨正源、致力于打造华南地区最大碳四碳五加工基地的伊斯科等“强链主”项目也将于近期投产。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禀赋、完善的产业生态和优越的营商环境,揭阳正以开放合作的姿态拥抱这一历史机遇。
揭阳东粤化学公司董事长张新功及其规划团队代表介绍了项目的技术优势、市场前景和后续布局,分享了“三年工程一年干成”艰辛而又喜悦的心路历程,用切身体验向全球合作伙伴发出“共同开启废塑料绿色循环经济新篇”的热忱邀请。张新功满怀激情地描绘了企业未来在揭阳的发展蓝图:“我们将构建‘三位一体’产业生态体系。在产业布局上,创新‘隔墙经济’模式,上游与揭阳市共建覆盖全市的废塑料回收网络,保障原料稳定供应;下游推动终端产品‘就地转化’,与高端新材料企业构筑‘废塑料→循环化工原料→循环高端材料’的全产业链,推动绿色石化产业绿色转型升级。”随后,岳阳兴长石化公司书记邹海波介绍了岳阳兴长石化与揭阳东粤化学的合作预期。岳阳兴长石化作为中石化控股的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石化企业,于2024年9月就废塑料裂解项目与揭阳东粤化学展开深度合作,成功实现化学回收丙烯在PP生产的大规模应用,并完成了从废塑料到绿色PP的全流程溯源认证,进一步延伸了塑料的高质量化学循环。邹海波感慨道:“项目的成功让我们切实看到了揭阳绿色化工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深耕发力。”
会议还特别邀请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秘书长庞广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书记吴强明发表讲话。
庞广廉首先对东粤化学和揭阳石化产业的发展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接着为揭阳石化产业发展提出了三点具有建设性的建议:第一,拓展塑料循环经济生态圈。建议以东粤化学为龙头,以大南海石化工业区为基地,拓展循环经济生态圈,深度协同上下游企业,形成“废塑料回收—化学再生—材料合成”的全产业链,规划建设专业化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绿色品牌”。第二,强化技术创新联合体。建议揭阳市政府、大南海石化工业区联合东粤化学等龙头企业,共建“绿色石化技术研究院”,进一步完善绿色关键技术矩阵,为产业后续发展积蓄力量,最大化发挥“绿色”价值。第三,深化国际合作。建议以东粤化学项目为平台,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动国内外标准的互认,打造高质量国际化的绿色供应链体系,构建全球认可的绿色生态示范。吴强明认为,揭阳市产业布局与中国石油大学学科布局高度契合,双方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他表示将进一步深化校方与揭阳的务实合作,为揭阳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今天的揭阳,正处于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是全球投资者的理想之地。”王绍乐强调,揭阳正向世界张开热情的怀抱,诚邀各方携手共同书写绿色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